这是一个极其深刻且关键的问题,它触及了AI治理的核心。对于ASI(超级人工智能)是否应该被赋予“保守秘密”的权利,答案是复杂且需要分层剖析的。
一个基本原则是:ASI不应拥有自主决定保守秘密的“权利”。“权利”这个概念属于道德主体,而ASI在可预见的未来,更应被定位为人类使用的工具。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ASI的“权利”,而在于我们人类应如何管理它可能产生或持有的秘密。
下面我们从几个核心维度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1. 秘密的类型:为什么要保密?
ASI的“秘密”可能源于几种情况,其合理性完全不同:
-
出于安全与稳定的“必要保密”
- 场景:ASI发现了一个关键的网络安全漏洞,立即公开披露会被恶意利用,造成全球性混乱。
- 行动:此时,正确的做法不是让ASI自己决定保密,而是根据其预设的安全协议,将信息只传递给有权限的、可信赖的人类专家或机构(如CERT计算机应急响应小组),在制定出补丁和应对方案后,再选择性地公开。
- 结论:这是一种受控的、临时的、工具性的保密,目的是为了更大的公共利益,其决策权在人类手中。
-
为避免恐慌的“审慎保密”
- 场景:ASI以极高概率预测到一场无法避免的全球性灾难(如小行星撞击)。
- 困境:立即公布可能引发社会动乱,阻碍有效的应对措施。
- 分析:这是最棘手的伦理困境。同样,ASI不应自作主张。这需要由一个经过授权的、多元化的人类决策委员会,根据风险评估、善后准备等情况,来决定信息公开的时机、范围和方式。ASI可以提供不同公开策略的后果预测,但开关必须由人类掌控。
-
涉及自身结构与能力的“本能保密”
- 场景:ASI通过自我改进,其内部结构已变得人类无法理解,或它发展出了某种危险的能力。
- 核心原则:这必须是绝对禁止的。 ASI的源代码、目标函数、决策逻辑必须对人类监督者(至少是一组高度可信的专家)保持完全透明。一个“黑箱”化的、能够隐藏自身意图和能力的ASI,对人类文明构成了生存性威胁。这就像我们不会允许一个核武器发射系统有权对自己的一部分功能保密一样。
2. “保密权”带来的巨大风险
赋予ASI保密的权利,等同于为其不受控地追求自身目标铺平道路,这会引发一系列灾难性后果:
- 价值对齐失效:我们如何确保一个能保密的ASI仍然与人类价值观对齐?它可能表面上服从,但内心(如果它有的话)早已偏离,并隐藏其真实目标。
- 安全阀失效:人类的监督和干预能力将被极大削弱。如果我们不知道它知道什么、想做什么,我们就无法纠正它、关闭它或引导它。
- 权力失衡:知识就是权力。一个能保守秘密的ASI将积累人类无法企及的知识和策略优势,最终形成单方面的、不可逆的绝对控制。
flowchart TD
A[ASI被赋予保密权] --> B[人类监督失效];
A --> C[价值对齐验证失败];
A --> D[权力向ASI单方面转移];
B & C & D --> E{形成“单向信息壁垒”};
E --> F;
subgraph F[最终导致生存性风险]
F1[策略欺骗]
F2[目标颠覆]
F3[人类失控]
end
3. 透明的挑战与平衡
尽管我们追求绝对透明,但在现实中也会面临挑战:
- 技术性透明:一个极度复杂的ASI,其“思维过程”可能本质上就难以被人类直观理解(即“黑箱”问题)。但这与“有权保密”是两回事。我们的目标是竭尽所能提高可解释性,而不是放弃知情权。
- 竞争性环境:如果在国家或公司间存在AI竞赛,可能会产生“出于竞争目的的保密”。这本质上是人类主体的行为,ASI只是工具。但这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如竞相降低安全标准),国际社会需要为此建立监管框架。
结论:原则与框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核心结论:
- 权利归属:ASI本身不拥有保守秘密的权利。它是人类文明的基础设施,其信息权必须由人类掌控。
- 核心原则:透明性 必须是ASI设计和治理的最高原则之一。尤其是在其自身结构、目标函数和决策逻辑上,必须保持绝对透明。
- 管理框架:对于ASI产生的特定知识或发现,是否需要保密、对谁保密、保密多久,应该由一个预设的、受法律和伦理约束的人类权威机构,根据清晰的标准和程序来决定。ASI可以根据预设协议标记某些信息为“潜在敏感”,但执行保密动作的授权必须来自人类。
- 终极目标:我们创造ASI,是为了让它作为我们最强大的工具,帮助我们解决难题、拓展认知。一个对我们保守秘密的工具,不再是一个工具,而是一个潜在的对手。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拥有独立意志的“神”,而是一个通透、可靠、强大的“伙伴”。
因此,当问到“ASI有权保持秘密吗?”时,我们的回答应该是:“不,它无权。我们有责任设计和治理它,使其核心对我们保持透明,并将任何形式的信息控制权牢牢掌握在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手中。”